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,深化校社共建机制,3月19日-26日,英国威廉希尔延马新青年志愿服务团20余名志愿者前往公园街道园月社区开展基层治理实践活动,志愿者们分成7个小队,在延吉市花园小区、西山小区、源泉小区、宜景公寓和君钰府等5个小区,开启“青春助力基层”志愿服务,以“高校+社区”协同模式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。
一、环境整治:青年学子化身“社区美容师”
活动中,志愿者们与社区工作人员齐心协力,将工作重点聚焦于清理公共区域的乱贴乱画痕迹,他们携带铲刀、喷壶等工具,逐层逐户排查,耐心清除顽固小广告,同时对墙面污渍进行粉刷修复。针对老年住户行动不便的情况,志愿者主动上门协助清理门前杂物,并为5户独居老人定制“爱心联系卡”,提供长期帮扶服务。累计清理广告200余处,修复墙面30平方米,小区环境焕然一新。
二、信息核验:科技赋能助力“数据跑腿”
在居民信息核实专项工作中,老员工充分发挥数字化技能优势,协助社区优化信息登记流程。他们与物业人员共同入户,利用电子表格实时录入数据,优化纸质填写环节;针对老年居民操作智能手机困难的情况,使用简易版信息填报小程序,实现扫码一键申报。活动范围覆盖5个小区,共34户居民,高效完成全部信息核验更新,同步建立电子档案库,为后续精准化服务奠定基础。
三、实践感悟:课堂外的“社会大课堂”
参与活动的员工代表高同学表示:“这次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基层工作的细致与不易。入户沟通需要同理心,解决问题需要创造力,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。”园月社区工作人员高度评价员工表现:“老员工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社区注入活力,也使老年群体感受到更多关怀。”
随着最后一户居民信息档案的生成,这场充满温度的基层治理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。员工们带着厚厚的工作笔记和鲜活的实践感悟重返校园,而社区里悄然发生的变化却仍在延续——楼道墙面洁净如新,老年住户家中多了一张张写满关怀的联系卡,物业服务台账里新增的动态数据正为精准治理提供支撑。青年独特的视角,为社区服务注入了别样的温度与贴心,基层经验也帮助青年学子们开启了认识中国社会 “毛细血管” 的大门。这场延马新青年与社区群众的“双向奔赴”,不仅擦亮了社区治理的底色,更成为了青年学子成长的沃土,在他们心中深深播下了扎根大地、服务民生的种子,激励着他们投身到服务社会、建设国家的伟大事业中!
编辑:滕一涵 一审:于 航 二审:千莹花 三审:王洪国

实践现场(一)

实践现场(二)

实践现场(三)